我们何以不同

[status:: Done]
[format:: kindle]

Back to my BookList

Highlights

这些表面上不那么受社会赞许的特征构成了另一个人格特质模型,称作“暗黑人格”(Dark Triad;Paulhus & Williams, 2002)。具体来说,它包含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的特质,分别是自恋(narcissism)、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以及精神病态(psychopathy)。 — location: 803


以大五人格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向性和神经质的程度会有所下降,宜人性和尽责性的程度则有所上升,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整体变得更内向、更随和、更有责任心,情绪也更稳定;只有开放性在青春期将经历明显升高,之后持续平稳,直到老年期有所回落,即人们会在晚年回归保守。 — location: 1024


社会心理学,它所关心的便多是那些强有力的情境力量,它们会削弱人格的作用并带来较为一致的行为;而人格心理学则更关心一般情况下人们惯常的行为模式,即当情境力量较弱时人们将如何表现。如果将两个分支学科关注的视角结合起来,就呼应了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所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其人格与其所处情境的函数。” — location: 1049


进化心理学有一些基本原则,首先也最为核心的一条是“现存基本的心理机制均为进化选择的结果”。 — location: 1228


进化心理学的第二条原则是,获得进化的心理机制之所以被自然选择,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人类解决适应性问题,以获取生存和繁衍的成功。 — location: 1246


第三条原则是,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是领域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套通用普适的解决方案,而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每个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对应于特定的解决方案。 — location: 1259


金创造的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类似于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提出的经典的“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在这个情境里,如果多数人采取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方案,最终结果就将对所有人不利。 — location: 1362


更重要的是,童年经历并不会伴随人的一生,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一生中最能被记住的时期不是童年,而是青春期到25岁左右,这段时间会出现一个“回忆高峰”(reminiscence bump; Berntsen & Rubin, 2002)。原因是,这段时间是大脑真正成熟的时期,也是稳定而持久的自我出现的时期,当我们慢慢长大,儿时的记忆将随着大脑神经元突触的自然被修剪而逐渐模糊,后来的经历则会不断改写大脑的神经回路,令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得到积极的重塑,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不断学习、体验和思考之下带自己走出童年。 — location: 1826


1965年,荷兰心理学家查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在IBM公司创立了一个人事研究部,之后他对这家跨国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子公司里员工的价值观差异进行了持续的考察。这项研究一直延续到近期,样本拓展到93个国家,经过多次发展,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六个文化维度(或许可以类比人格上的“大五”,称作文化上的“大六”)。和人格特质一样,每个文化维度也是一个连续体,不同文化在这六个方面显现出系统性差异(Hofstede,1980, 1991, 2011)。其中最著名的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其他还包括“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刚性一柔性”(Masculinity vs Feminine)、“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长期取向一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vs Short-term Orientation),以及“放纵-节制"(Indulgence vs Restrained)。 — location: 1882


对此,人类学家区分出了“低语境”(low context)社会与“高语境"(high context)社会(Hall & Hall, 1990),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西方的“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holistic thinking)(Nisbett et al., 2001)。 — location: 1959


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方式最具代表性(Markus & Kitayama, 1991):一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趋近但独立的方式,即彼此亲密又有界限,这种自我建构方式称为“独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建构;另一种则是紧密且交融的方式,即彼此之间的界限不那么明晰,双方的自我有一部分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自我建构方式称为“相互依赖的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建构,简称“互依自我”建构(如图19.1所示)。在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里,人们在平均水平上更倾向于独立自我建构;而在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里,人们整体更倾向于互依自我建构。 — location: 2008


具体而言,在斯特朗看来,任何一种新的健康意义上的流行病都将导致三种心理社会意义上的流行病:恐惧的流行,道德化的流行,以及行动的流行。 — location: 2098


由此可见,发生于大型流行性传染病暴发期间的诸多社会现象都可视作行为免疫系统激活的结果,突出表现于,在人际层面上对他人更警觉、更不信任;在群际层面上,群体内更团结、更统一,群体间更对立、更冲突。经由这些结果也可以很显然地看出,行为免疫系统虽然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抵御疾病威胁,但过于敏感且泛化了。 — location: 2167


由此可知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相当悲观——人并非控制自身的主体。曾有人将他与哥白尼、达尔文并列称为“扯下人类遮羞布”或“最让人类伤自尊”的三个人:哥白尼打破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痴心妄想,达尔文幻灭了人是万物之灵的良好感觉,而弗洛伊德则重创了人类引以为傲的理性自尊——潜意识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长久以来对理性的确信与坚持。 — location: 2590


洛伊德将心理能量具体化地称作“本能”(instinct),人即为一个受到本能驱动的能量系统。出于上述的社会环境特征,一开始,他专注于研究和性有关的能量,后来泛化为所谓的“生本能”(life instinct),即指向保存生命、获取愉悦的本能。生本能的具体内容是“力比多”(libido),这个拉丁语的意思是欲望,弗洛伊德同时也用希腊神话里的爱神“厄洛斯”(Eros)来指代这个词。 — location: 2602


于是他又定义了一种与之相对的能量,即“死本能”(death instinct),这是一种指向仇恨和毁灭的能量,它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也就是死亡的状态。死本能的具体内容是“攻击力"(aggression),与爱神相对,弗洛伊德也用希腊神话里的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来指代。 — location: 2610


这也让我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户外雕塑作品——《吊在外面的人》(“Man Hanging Out”),如果你在捷克布拉格的街头漫步,或许能和它不期而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个高高悬吊在一根突兀的横杆上的人正是弗洛伊德。 — location: 2646


弗洛伊德是最早对焦虑的心理本质和起源进行系统论述的人。焦虑在精神分析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由人格结构内部及它们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所引起,特指自我面对现实、本我和超我时软弱无力的状态,亦可视为自我用以表明存在迫在眉睫危险的一种信号。根据来源不同,可将焦虑区分成三种,分别是现实焦虑、神经症焦虑以及道德焦虑。 — location: 2737


从这个角度说,坚持、自律、意志力、自我控制这些看起来极度理性、冷冰冰、好似清规戒律的东西恰恰更需要怜悯、宽恕、自爱、自我同情这些温暖感性的东西。有时候,通过放弃控制反而能获得控制。 — location: 3250


那么,不至于如此消耗甚至还有所补充的方式是什么呢?第一,变成习惯;第二,添加热爱。习惯自然而然,无须损耗自控资源;热爱乐在其中,不但不损耗,反而能够滋生能量。 — location: 3255


想象有两个人,一个人在水平面上跑,每跑一步都比之前的自己更进了一步;而另一个人在一个垂直的梯子上爬,每爬一格都要看一下自己超过了多少人。前者就是横向努力者,他们以任务为中心,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关心的是“我做得怎么样”“我有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于是他们追求卓越的方式是参与到他人与世界中去,通过融入、创造、爱与合作来实现目标。相比之下,纵向努力者追求的是领先和隔绝,是战胜他人以让自己高人一等,于是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聚焦于对名声和地位的追求,只关心“我看起来怎么样”“我有没有落后”。因为和其他人生活在一个水平面上,横向努力者不必对相对地位过度在意,要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也不用取决于别人的想法或行动,于是想做得更好和更有贡献的愿望永远不会被挫败;相反,因为生活在一个垂直面上,纵向努力者始终有跌落的危险,也就无法获得满足和平静,因为无论成功与否,由时时刻刻与他人比较导致的自卑感永远不会根除。 — location: 3564


在个体心理学里,像纵向努力这样忽视他人与社会、对狭隘的卓越目标的自我中心式追求并不是真正的“追求卓越”,而是一种“卓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即一味追求个人卓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 location: 3578


荣格提出了一个称为“原型”(archetypes)的概念。正如情结之于个人潜意识,原型便是集体潜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简言之,原型可被理解为对各种人生问题做出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源自人类祖先对于反复发生的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如看到日升日落、四季更迭,以及总在重复经历的人际关系(如母亲和孩子) — location: 3898


是的,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是荣格提出的,此危机绝非一般理解的所谓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危机,而是“繁华过后成一梦”的意义危机。 — location: 3974


换言之,人都有A面B面,这相对立的B面并不皆是邪恶而是人性多元和复杂性的体现,因此需要做的是去认识和接纳它,一如荣格所说:“一个人并不能通过想象光明而领悟到自己是谁,要想获悉这一点,只能通过意识到黑暗的存在,所谓由暗方知明。然而后一种方法显然令人不快,因此不受欢迎。” — location: 4015


以在荣格理论里,人格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自我(ego),它是人格中有意识的部分的中心,但它无法触达潜意识的层面,所以它只是一个有限的我;而自性是更完整的人格的中心,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在内。 — location: 4031


在荣格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性”(realization of Self),这一过程称为“自性化”(individuation)。自性化的目标是“精神整合”(psychosynthesis)而绝不仅仅是适应社会。如何整合?答案是从对外部价值的追求返回到对内在价值的追求上,即探索与体验心灵中潜意识的部分。 — location: 4037


弗洛姆提出了一个有些奇异地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一方面,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大部分概念,包括潜意识、压抑、防御机制、移情以及将童年视为许多心理障碍根源的观念;然而另一方面,他无法接受弗洛伊德仅仅将人类视为一个机械性的生物实体,于是吸纳了马克思所捍卫的原则——人类受到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格。 — location: 4135


如何逃避?弗洛姆提到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即让渡自由,寻求一个强力且掌控一切的独裁者、集权政府或国家机器来庇护自己,将自我消解于一个巨大的权威里以换取秩序与安全(在弗洛姆看来,纳粹的崛起正与这种社会心态有关),又或者自己成为这样一个系统中的绝对权威去领导他人。 — location: 4174


第二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破坏/毁灭”(destructiveness)。 — location: 4206


逃避自由的第三种方式是“自动从众”(automaton conformity),大意是依附于某种宏大叙事,通过与其他人一样来将自我隐藏于大众之中以此获得安全感。 — location: 4209


那么何为积极自由?弗洛姆说,那是“一种将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同时又不消除其个性的能力”(Fromm,1941: 29),换言之,是不牺牲与自然、他人、自我的联结同时又能推进独特性与个性发展的自由。这是一种不仅不会让人感到不安全,而且可以让人尽情去做其认为有价值的、好的、值得为之奋斗的事情的自由。 — location: 4253


总之,爱是既能克服孤立处境又能保持自身完整性的良方,在弗洛姆看来,这就是现代人走出困境的唯一解药。 — location: 4275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非人化”(dehumanization),它的本质就是贬低他人的心理需要。非人化又分两种(Haslam, 2006):一种是把人当动物,即“动物性非人化”(animalistic dehumanization),与人不同,多数动物只追求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满足,监狱里的犯人就经常被这么对待;另一种是把人当机器,即“机械性非人化”(mechanistic dehumanization),相比把人当动物,这种非人化则是连最底层的需要都被剥夺,比如,有些企业连员工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监控,这就是在将员工当作全然的机器使用了。 — location: 4381


马斯洛曾让人们按照以下指导语写下他们的反应,进而分析总结高峰体验的特征: 请回忆一下曾经在你生活中感受过的奇妙时刻,那可能是最快乐的时刻、狂喜的时刻、全神贯注的时刻,可能是因为爱情,或欣赏音乐,或突然被一本书、一幅画打动,或出于一些伟大的创作。先把这一时刻记下来,然后尝试着描述在这个美妙的时刻你的感觉如何,它与你在其他时刻感受到的有何不同,以及在这个时刻你在哪些方面成了一个不同的人。 (Maslow, 1962: 67) — location: 4523


多年以后,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1990)提出了一个和高峰体验些许相近的概念——“心流”(flow),意指人们在从事某项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活动时完全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流畅与忘我的体验。 — location: 4551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其一,每个人都有朝向积极方向发展的趋势。只要是一个生命,不管是一朵花、一株草、一只鸟还是一个人,只要被赋予了生命,就会表现出生长和发展的趋向,罗杰斯称其为“实现趋向”(actualizing tendency)。 — location: 4601


罗杰斯理论的另一个基础是“现象学"(phenomenology)视角。现象学认为,是人们对于现实的主观感知而非客观世界本身在支配着我们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换言之,我们通过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建构来理解世界和组织行为。 — location: 4611


换句话说,过多的外部理由将侵蚀原本用以解释行为的内部理由,外部理由越多,内部理由就越少(e.g., Levy et al., 2017)。依照这一原理,如果希望某一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为它提供过多的外部理由。 — location: 4788


罗杰斯格外强调一种去价值条件的方法,那就是变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请注意,无条件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放任不管或者予取予求,而是主张应该在意识和实践上均分辨清楚“我不喜欢你的行为”和“我不喜欢你”之间的区别。 — location: 4814


所谓“XYZ”,即为一个简单的句式:“当你在Y情况下做X时,我感觉Z。”在这个句式中,前半句描述行为,即先说清楚发生了什么,一方面让对方清楚地知道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在哪里,另一方面则是对行为做限定,即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是这个具体行为(而不是对方整个人);在此基础上进而来到后半句,以第一人称真诚表达感受。 — location: 4850


鉴于很多人是“价值的条件化”的受害者,罗杰斯在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中致力于创设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接纳被抛弃的自我经验并促成积极改变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心理治疗师完成好三个关键性要素:“真诚"(genuineness)、“共情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以及前文所述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location: 4836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与领军者、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2002)曾提出一个所谓的“幸福方程式"(well-being equation): H=S+C+V 意思是,持久的幸福感(enduring level of Happiness)=先天遗传设定好的幸福的范围(Set range)+生活环境(Circumstances of life)+个体可以主动控制的因素(factors under Voluntary control)。 — location: 5131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区分了对于幸福的两类追求:hedonia和eudaimonia。前者即以主观幸福感为代表,现代心理学家称其为“享乐幸福感"(hedonic well-being),它的核心是积极情绪,它强调趋利避害、趋乐避苦,引导人们关注自我、当下和有形的事物以及去获取和消费自己需要与想要的东西;而另一类幸福追求“eudaimonia”,这个很难翻译的词在希腊语里是“好的精神”的意思,心理学家将其相对应的幸福感称作“实现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它的内涵比享乐幸福感更为广泛,它强调意义、价值、卓越、自主、个人成长、精神整合等,引导人们关注自我和他人、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平衡以及去追求更为抽象、宏大和内在的事物(综述见Huta, 2017)。 — location: 5178


享乐幸福动机(快乐动机)的起点是乐趣、愉悦和享受的需要,目标是获得快乐;而实现幸福动机(意义动机)的起点是本真、卓越和成长的需要,目标是获得意义,其间是否伴随积极情绪则没那么重要。它们注重的体验也不一样,感到快乐的是身体和感官,而感到有意义的是心理和精神;在时间取向上,快乐面向当下,期待即时满足,而意义面向未来,有时要牺牲当下的快乐以获得延迟满足。 — location: 5186


如果总结一下“幸福方程式”里那个我们自身可控的V因素到底是什么,答案或许是:享受内心的快乐(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身于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投入,engagement),发展深刻与美好的关系(关系,relationships),为生活找到目标与意义(意义,meaning),最后,通过培养和运用优势与才能达成目标并享受成就(成就,accomplishment)。然后,就能达到一种甚至比幸福还要高级的状态——心理繁盛(flourishing)(Seligman, 2012)。 — location: 5279


假设。既然人人都是科学家,那么普通人也会持有自己的理论并在其假设的指引下向前走,用凯利的话来说,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Kelly, — location: 5335


普通人也会持有自己的理论并在其假设的指引下向前走,用凯利的话来说,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Kelly, 1955)。 — location: 5335


凯利将此种理论及其假设称为“建构”(construct)。 — location: 5338


在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看来,这就是两类“科学家”所持的两种“理论”:一种叫“实体论”(Entity Theory)或“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其核心论点是某个能力或品质是天生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或者很难改变;另一种则叫“增长论"(Incremental Theory)或“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其核心论点是某个能力或品质是可塑的,可以不断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提升或改变(Dweck, Chiu, & Hong, 1995; Dweck, 2006)。 — location: 5499


也就是说,当经历成功时,去称赞孩子“很努力”而不是“很聪明”是一种更为积极可取的方式;同理,当遭遇失败时,也不必盖棺定论这就是失败,这样的方式可以塑造更具韧性的智力增长论信念。 — location: 5591


努力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它一定要带来什么结果,而在于那个主动自发地发挥与实践潜能的过程。 — location: 5666


因此,德韦克建议的是指向改变、学习和成长的努力,要努力,但是在自己节奏上的努力。努力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它一定要带来什么结果,而在于那个主动自发地发挥与实践潜能的过程。 — location: 5665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格发展的目的地是理性,他说“无知带来最大的破坏力”;在阿德勒那里是卓越,他说“缺陷让人变得更强大”;在荣格那里是精神整合,他说“我宁愿完整,而不是完美”;在弗洛姆那里是积极自由,他说“爱是现代人困境的唯一解药”;在马斯洛和罗杰斯那里是自我实现,他们说“活出真实的自己,成为可以成为的人”;在积极心理学那里是真实的幸福,他们说“幸福是享受乐趣并实现意义”;在凯利那里是丰富和多元,他说“你可以透过建构之窗看向未来”;在德韦克那里是成长与改变,她说“请相信努力的力量”。 — location: 5742